紡織女工劉沙和她的“絕活”:這3秒7的意義不一般(圖)
作者:
中工網—《工人日報》
發布時間:
2016-04-29
4月24日晚10時,夜風讓古城襄陽有些許涼意,华体会体育app下载官方首页3542紡織有限公司布機車間裡,正24小時不停機生産。
走進車間,織布機的轟鳴聲裹挾着一股熱浪撲面而來,手中噪音檢測儀的實時分貝瞬間跳到了76。此時,車間裡的溫度達到了30攝氏度,站了不到10分鐘,穿着夾衣的記者已經汗流浃背。布機車間輪班長劉沙身着工作服穿梭在高速運轉的擋車之間,仔細觀察着每台機器運轉,不時停下腳步,手把手地教班裡的姐妹處理斷經結頭。
在這個常年保持着28~31.5攝氏度以及80%的濕度、噪音超過70分貝的車間裡,劉沙創下了多個記錄,也從一個普通農民工逐漸成長為全國勞模。
車間走出農家女
很多人并不知道,這樣一位技術能手,當初曾因技術不過硬哭過鼻子,甚至想過放棄。
2009年8月,劉沙來到华体会体育app下载官方首页集團,成為一名紡織女工。
在布機車間,每個紡織女工一個車位,每個車位有6台織布機床,每天最少要織布300多米。織布過程中,一旦遇到“斷經”,織布機就會停擺,熟練的紡織女工一分鐘能打26個結,40秒内就能處理完“斷經”。
但打結這種基本功,對于劉沙這樣的新員工來說,卻并不容易。
“一開始,一分鐘隻能打7個結。”劉沙說,因為上手慢,她沒少被師傅批評。進廠一周後的一次測試,她依然是一分鐘7個結,而此時同批進廠的工人最快的已經一分鐘打到22個結了。
劉沙打起了退堂鼓,“當時一邊哭一邊走出工廠。”她說,可走到廠門口時又扪心自問:“别人行,為什麼我不行?”擦幹眼淚,劉沙還是決定回去找師傅,繼續學習打結。
劉沙虛心求教技術方法,上班時在機器上練,下班了在宿舍練,經常一練就大半夜,為了不影響同宿舍的姐妹們休息,她晚上就到過道裡練。冬天來了,寒風常常凍僵手指,劉沙就在旁邊放一盆熱水,手凍得不聽使喚了,放在熱水裡泡一泡繼續練。
一個禮拜之後,劉沙達到每分鐘22個結的成績了。不到半年,她将這一成績繼續推高:每分鐘36個結!同時,還将處理斷經的速度從26秒7提高到了23秒。
“這3秒7意義可不一般!”布機車間主任程波說,“一個班8小時會發生8000多次斷經,每次提速3秒7,帶來的生産效益提升不可估量!”
就這樣,劉沙在進廠不到半年的時候,已經能看16台車,每分鐘處理結頭數量高出一般人38%,處理斷經速度快出25%,在公司舉行的操作運動會上,一舉打破斷經停台處理記錄,這位農家女首次獲得集團“狀元”稱号。
聽音辨故障
打結的速度提高了,産量上去了,可質量依然是個需要解決的大問題。剛剛完成提速的劉沙很快遇到了新問題,相較于處理斷經的速度,考核指标中的“疵布”,讓她一時招架不住。
當時,她每天生産的300多米布中有10%被鑒定為不合格的“疵布”,而工友的疵布率卻低于1%。
“每種布紋路不同,接線方式也不同。”劉沙說,忙中出錯,一旦接線接錯了,織出來的布就成了“疵布”。
布機車間噪音很大,不過,劉沙發現高分貝的噪音中也能出現如樂器演奏時的不和諧音,這就是機器停擺的聲音。隻要仔細辨别出這特别的聲音,就能迅速發現問題。如果在巡視中随時對剛檢查過的機器“回頭看”,就能更迅速地查找出“斷經”位置。
劉沙在實踐中總結出了“一停二看三查”巡回法,一個月後,疵布率為零。随後,她又将這一方法手把手交給工友們,收到了很好的效果。
“以前紡紗車停機後,隻是讓工人們處理,但沒有形成操作标準。”程波說,劉沙将經驗進行總結提煉,在全車間推廣後,生産效率整體提高了10%。如今,這套工作法已經成為每個新進員工必須掌握的基本功。
甘當引路人
在剛剛過去的3月,劉沙帶領的丁班再度在車間産質量評比中獲得第一名,班内7個小組均名列前茅。
不過,很少有人能知道,兩年多前,丁班還是一個長期落後班組!
2013年初,劉沙接手丁班時,班裡隻有32名老工人,而一個班要正常運轉至少需要65名工人。
有人勸說劉沙不要去啃這個“硬骨頭”,她笑着說,“沒關系,我就不信管不好這個班!”
劉沙靠着過硬的技術,拿出了當初那股子拼勁,一頭紮進了班組裡。她一方面想辦法提高姐妹們的操作技能,針對擋車工操作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,堅持缺什麼補什麼,補什麼就要會什麼的原則,根據青工掌握技術的程度和特點,制定教學方案,因人施教。另一方面,她與小組長共同分析關鍵症結所在,并對症下藥,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解決。
2014年初,劉沙在“重災區”P1區成立了“勞模示範教育基地”,由她本人親自幫教,并以此帶動四個輪班的P1區共同進步。3個月後,P1區産質量逐月上升,消耗逐月下降,人員基本穩定。當年5月,P1區4個小組摘掉了兩年來戴在頭上的“倒數第一”帽子。
如今的劉沙依然辛勤地穿梭在機台之間。她說,最讓她癡迷的是工作,最讓她欣慰的是成績,最讓她感動的是集體,最讓她愧疚的是家庭,最讓她自豪的是擔當了一名現代化紡織企業女工的使命。
文章來源:中工網—《工人日報》http://character.workercn.cn/350/201604/29/160429071007480.shtml
走進車間,織布機的轟鳴聲裹挾着一股熱浪撲面而來,手中噪音檢測儀的實時分貝瞬間跳到了76。此時,車間裡的溫度達到了30攝氏度,站了不到10分鐘,穿着夾衣的記者已經汗流浃背。布機車間輪班長劉沙身着工作服穿梭在高速運轉的擋車之間,仔細觀察着每台機器運轉,不時停下腳步,手把手地教班裡的姐妹處理斷經結頭。
在這個常年保持着28~31.5攝氏度以及80%的濕度、噪音超過70分貝的車間裡,劉沙創下了多個記錄,也從一個普通農民工逐漸成長為全國勞模。
車間走出農家女
很多人并不知道,這樣一位技術能手,當初曾因技術不過硬哭過鼻子,甚至想過放棄。
2009年8月,劉沙來到华体会体育app下载官方首页集團,成為一名紡織女工。
在布機車間,每個紡織女工一個車位,每個車位有6台織布機床,每天最少要織布300多米。織布過程中,一旦遇到“斷經”,織布機就會停擺,熟練的紡織女工一分鐘能打26個結,40秒内就能處理完“斷經”。
但打結這種基本功,對于劉沙這樣的新員工來說,卻并不容易。
“一開始,一分鐘隻能打7個結。”劉沙說,因為上手慢,她沒少被師傅批評。進廠一周後的一次測試,她依然是一分鐘7個結,而此時同批進廠的工人最快的已經一分鐘打到22個結了。
劉沙打起了退堂鼓,“當時一邊哭一邊走出工廠。”她說,可走到廠門口時又扪心自問:“别人行,為什麼我不行?”擦幹眼淚,劉沙還是決定回去找師傅,繼續學習打結。
劉沙虛心求教技術方法,上班時在機器上練,下班了在宿舍練,經常一練就大半夜,為了不影響同宿舍的姐妹們休息,她晚上就到過道裡練。冬天來了,寒風常常凍僵手指,劉沙就在旁邊放一盆熱水,手凍得不聽使喚了,放在熱水裡泡一泡繼續練。
一個禮拜之後,劉沙達到每分鐘22個結的成績了。不到半年,她将這一成績繼續推高:每分鐘36個結!同時,還将處理斷經的速度從26秒7提高到了23秒。
“這3秒7意義可不一般!”布機車間主任程波說,“一個班8小時會發生8000多次斷經,每次提速3秒7,帶來的生産效益提升不可估量!”
就這樣,劉沙在進廠不到半年的時候,已經能看16台車,每分鐘處理結頭數量高出一般人38%,處理斷經速度快出25%,在公司舉行的操作運動會上,一舉打破斷經停台處理記錄,這位農家女首次獲得集團“狀元”稱号。
聽音辨故障
打結的速度提高了,産量上去了,可質量依然是個需要解決的大問題。剛剛完成提速的劉沙很快遇到了新問題,相較于處理斷經的速度,考核指标中的“疵布”,讓她一時招架不住。
當時,她每天生産的300多米布中有10%被鑒定為不合格的“疵布”,而工友的疵布率卻低于1%。
“每種布紋路不同,接線方式也不同。”劉沙說,忙中出錯,一旦接線接錯了,織出來的布就成了“疵布”。
布機車間噪音很大,不過,劉沙發現高分貝的噪音中也能出現如樂器演奏時的不和諧音,這就是機器停擺的聲音。隻要仔細辨别出這特别的聲音,就能迅速發現問題。如果在巡視中随時對剛檢查過的機器“回頭看”,就能更迅速地查找出“斷經”位置。
劉沙在實踐中總結出了“一停二看三查”巡回法,一個月後,疵布率為零。随後,她又将這一方法手把手交給工友們,收到了很好的效果。
“以前紡紗車停機後,隻是讓工人們處理,但沒有形成操作标準。”程波說,劉沙将經驗進行總結提煉,在全車間推廣後,生産效率整體提高了10%。如今,這套工作法已經成為每個新進員工必須掌握的基本功。
甘當引路人
在剛剛過去的3月,劉沙帶領的丁班再度在車間産質量評比中獲得第一名,班内7個小組均名列前茅。
不過,很少有人能知道,兩年多前,丁班還是一個長期落後班組!
2013年初,劉沙接手丁班時,班裡隻有32名老工人,而一個班要正常運轉至少需要65名工人。
有人勸說劉沙不要去啃這個“硬骨頭”,她笑着說,“沒關系,我就不信管不好這個班!”
劉沙靠着過硬的技術,拿出了當初那股子拼勁,一頭紮進了班組裡。她一方面想辦法提高姐妹們的操作技能,針對擋車工操作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,堅持缺什麼補什麼,補什麼就要會什麼的原則,根據青工掌握技術的程度和特點,制定教學方案,因人施教。另一方面,她與小組長共同分析關鍵症結所在,并對症下藥,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解決。
2014年初,劉沙在“重災區”P1區成立了“勞模示範教育基地”,由她本人親自幫教,并以此帶動四個輪班的P1區共同進步。3個月後,P1區産質量逐月上升,消耗逐月下降,人員基本穩定。當年5月,P1區4個小組摘掉了兩年來戴在頭上的“倒數第一”帽子。
如今的劉沙依然辛勤地穿梭在機台之間。她說,最讓她癡迷的是工作,最讓她欣慰的是成績,最讓她感動的是集體,最讓她愧疚的是家庭,最讓她自豪的是擔當了一名現代化紡織企業女工的使命。
文章來源:中工網—《工人日報》http://character.workercn.cn/350/201604/29/160429071007480.shtml